二十年尋親未果 一朝憑鄉音圓夢
方言不僅能展示出地區特色,而且還是尋親的一把“利器”。近日,淮北陽光心理醫院就利用方言,幫助一位離家20多年的婦女找到了親人。
2021年12月13日,淮北陽光心理醫院收治了一名患有精神疾病的婦女,此前她已經在六安市霍邱縣救助站接受了2年的救助,轉來后,院方一邊給她治療,一邊著手為她尋找家人。
淮北陽光心理醫院院長王博告訴記者,這名婦女開始說她是湖北省崔家壩鎮的,后來又說是陜西漢中的,但經核實都沒有結果。
由于患有精神疾病,受助婦女不能準確說出自己的信息,院方隨即打算從語言入手。于是王博經常和她聊天,并錄音記錄。
之后,王博等人經常把她的錄音放一起,一段段地仔細聽,后來有一段他們聽出來,婦女稱女兒為女子,根據查詢此方言多系甘肅一帶,王博便抓住這條線索從甘肅尋找。
借助網絡平臺,院方找到了許多甘肅網友發布的方言視頻,并將受助婦女的發音與其對照,最終發現女子的口音與甘肅省隴南市文縣的方言極為相似。
最后,王博通過文縣藍天救援隊,進一步確定視頻方言為文縣與武都區交界地區。
今年5月24日,院方拍攝制作了受助婦女的視頻,并通過安徽廣播電視臺尋親節目記者劉會軍的私人賬號,定點投送至隴南市文縣附近。沒想到幾個小時后就傳來了好消息。
“下午4點鐘定點發的,晚上9點救助者兒子便打來電話,心情非常激動,當天晚上就要過來,沒想到好消息來得這么快?!眲娬f。
5月25日上午11點左右,受助婦女的兒子和親人一起來到了淮北,終于見到了日思夜想的母親,視頻電話那頭受助婦女的女兒也已經泣不成聲。
受助婦女的兒子告訴記者,母親是20年前在河南打工時走失的,由于父親早逝,只剩他和姐姐相依為命。20年間,姐弟倆從沒放棄過尋找母親。
受助婦女的兒子稱,他們只有母親一張照片,其他關于母親的東西都沒有,尋母過程如大海撈針一樣,多年來,他騎著摩托車在母親走丟的地方來回找,但怎么都沒想到母親來到了距家千里之外的淮北。
原以為此生都見不到的母親,如今完好地站在自己面前,受助婦女兒子的激動之心無以言表。辦好手續后,他帶著母親踏上了回家的路。
王博表示,尋親工作是2011年開始的,通過11年摸排,大概找到了1700多人,都是智力有障礙或者精神有障礙的。在2017年,他們成立了陽光尋親工作室,希望讓更多流浪走失人員找到家人。
■ 記者 朱冬